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点击数:552 | 发布时间:2024-12-28 | 来源:www.zhundei.com

    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大家平凡无奇的学生年代,相信大伙肯定都接触过要点吧!要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1.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一


    1.区别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定义。正确书写容易见到元素的名字、符号、离子符号,包含IA、IVA、VA、VIA、VIIA族、稀少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容易见到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离别、萃取分液、溶解除杂等。

    容易见到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3.理解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水平、水平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学会化学反应分类的特点及容易见到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肯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更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肯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还原性酸、_氧化物、_氢氧化物[Al3]、过氧化物、酸式盐

    10.酸的强弱关系:HClO4、HCl、H2SO4、HNO3:H2SO3、H3PO4: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概念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氧化物或_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未必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很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水平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目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_、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肯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没有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未必越多。

    20.单质如Cu、Cl2不是电解质更不是非电解质

    2.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二


    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办法

    ①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办法总结如下:

    a.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b.把总反应依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②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3.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三


    二氧化硫

    制法: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

    S+O2===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用途,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由于H2SO3不稳定,会分解_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够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4.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四


    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些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部分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容易见到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H2O=CO+H2。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部分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5.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五


    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降低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化学反应速率公式

    ①单位:l/(Ls)或l/(L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要紧规律:

    (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原因)。

    外因:

    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化学选修4详细讲解。

    ⑤其他原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况(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6.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六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原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点: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直随着着能量变化,一般表现为热量变化

    7.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七


    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备的能量是物质固有些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H。

    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O2=H2O;ΔH=-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况:固态、液态、气态、溶液。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8.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八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9.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九


    化学电源

    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10.高中二年级化学科目要点复习必学二 篇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

    在肯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影响电离平衡的原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水解种类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3↓+3H2S↑

    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