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16考研人:考试前网络思维不可少

点击数:778 | 发布时间:2025-05-03 | 来源:www.zuowangjj.com

    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初次提出“网络+”行动计划。在我看来“网络+”不止是一个考生们需要关注的政治热门词语,它更给大家以启示:在这个万众革新的社会,2016考研同样也需要革新,从办法到思想,大家要将学习的触角伸向外面,享受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又要做到张弛有度。

    ●备考试前期:开启云数据搜索模式

    备考试前期大家要干什么?地毯式搜集信息是第一要做的。云数据年代下,考研考察的第一能力就是信息搜集能力。院校选择、专业排名、报录比、调剂信息等等你都要做到全方位知道,这当然也是需要方法的。第一权威资讯哪儿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第一选择,不少考生到了十月份报名的时候才了解有这个网站,其实这上面的信息是非常权威的并且综合性强,相信能找到你想要的信息;第二也是个好去处,主如果通过它认识一些小伙伴,联系前辈买笔记等。

    ●考研中期:APP订阅推送动态

    为了防止你以关注考研资讯的名义不由自主的“刷微博”,老师建议大伙可以在手机里下载一个考研类的APP。它会按期为大伙推进最新的考研新闻动态,如大纲的发布、最新分析、部分院校的招生计划调整和备考经验等。天天借助吃饭的琐碎时间看一看的同时又不会被它影响学习,也可以算是考研的一个小技巧。

    ●冲刺阶段:专注,少即是多

    到了考研后期,老师个人是不主张大伙花时间在互联网上获得常识的,此刻大家需要的是专注。由于冲刺阶段你们一天要保证10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这时与其听每个辅导班的宝典或是互联网上的大量冲刺信息,不如更多的回归课本,辅导班的听一家已经足够,并非你听得越多就越多。这个时候只有关注的越少,收成的“干货”才越多。等到初试结束后,复试和调剂还会迎来第二波的信息狂潮。

    “网络+”代表着一种革新精神,这与大家之前给考研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标签不同,它需要大家同外面有更多的连接,通过接触外面新的信息大家才能开阔视线。同时大家也需要有一种自律精神,张弛有度才能让考研可持续的进步下去。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